校运会新闻稿篇1
郭又睿女子铅球勇夺第一
9月27日下午女子铅球赛场,一班的郭又睿同学以七米零七的成绩拿下了该班校运会第一枚金牌。而这高中最后一届校运会,她不愿再犯同样的错误。定了定情绪,她起步,转身,用力一抛----结果不尽人意,五点七米,想拿到名次都成问题。她有一点动摇,但并没有放弃,开始第二次投掷----七米零七!一举超越了前面所有同学!尽管第三次以微弱的差距没能突破校记录,郭又睿已经突破了自己,走出了去年的阴霾。一班的第一枚金牌被她就此收入囊中。
截至9月28日下午,一班还有跳高项目康慧琳与陈思玮分获银、铜牌,女子一百米廖倩儒获铜牌,女子4X100米获第四名,男子4X400获五名。
文/肖唯楚
尹志鹏负伤完成400米——坚强!
28日上午,男子400M预赛中,尹志鹏脚踝受伤多日,任坚持跑完赛程。
9点35分,随着嘭的一声枪响,高三男子400米预赛开始了比赛。跑道上每一个人都在尽全力奔跑,操场中所有人都为之激动。在跑道上一群奔跑的身影中,很快就发现了一个不太和谐的身影----一跛一跛地向前奔跑的尹志鹏!他的脚踝在多日前的训练中扭伤,至今任然肿痛。但他没有放弃,没有退出比赛,而是换上了装备坚强地开始了比赛!在最后米,他因疼痛,跑姿几乎变形,身体上下起伏。即使如此,即使跑在最后,即使离倒数第二名相差甚远,但他依然坚持跑到了终点,坚强地完成了比赛!
尹志鹏!坚强!
文/王琰林
咱陪的不是跑,是青春
—— 一班陪跑团赛场显风光
撰稿:邓雨腾
“你怎么都没有看到我!”
孙钰哲赛后对尹志鹏嗔怒道。尹志鹏属于典型的老师钦点上阵、“丑媳妇总要见公婆”型意外参赛者。28日上午,他参加的男子400米跑让一班陪跑团深深地印在了每一个人的脑海里。
早在几天前,“二哥”尹志鹏要参加400米跑的消息放出后,众人立刻被震惊了——一个平日里看起来如此柔弱的小男生,究竟是什么让他选择了400米这样一个历来最为人们恐惧的速度、耐力双重战?当得知是班主任大笔一挥将他的名字填上报名表后,众人无疑都多了几分同情。
400米快要开跑了。以孙钰哲为首的几个同学“沿途”布好了多个陪跑起点,分别由几名同学静静“驻守”。发令枪一响,起点处的陪跑团立刻行动起来。二哥每经过一个陪跑起点,陪跑团就庞大一点。同情无疑也是一种力量,接近终点时陪跑人数已逾20。
比赛毫无悬念地结束了。“莹姐”——英语老师吴莹—— 比赛结果如何。“显然是倒数一啊!”邓雨腾同学对莹姐问这种答案在赛前就已定好的问题感到意外。
赛后几个好友一起围住二哥,七嘴八舌地问:“二哥二哥,你看到我陪跑了没?”几个陪跑完全程的同学更是自豪异常。然而,无力赢得比赛的二哥更无力注意跑道旁的风风火火,一句“我谁也没看到”让众人大跌眼镜——这陪了和没陪有什么区别?孙钰哲拍了一下二哥:“我就在你旁边呢!”
“姐就是为了来陪你跑的!”
理科实验班两年以来唯一的一位女班长——王璨同学参加的女子400米同样吸引了无数人眼球。好友金盈希虽然不同在一班,但却为了给好友陪跑而选择放弃观看自己班同学的比赛。
“姐就是为了来陪你跑的!”一身碎花小衣的金盈希显得充满活力。起跑前王璨把自己的幸运手链戴上,显得准备充分。发令枪一响,陪跑团立刻活动起来。有些同学刚参加了二哥的陪跑团,此时便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不过他们早有自知之明,他们有的一起站在赛程中点旁齐刷刷地大呼“王璨加油!”许多与王璨不在同一班的好友纷纷加入陪跑队列,赛场上再次出现了一个十余人的庞大陪跑团。
热烈的呼声与迅速移动的人群吸引过来了很多非高三的同学来凑热闹。当得知王璨作为“唯一女班长”的特殊身份后,无不对之竖起大拇指。
临近终点,金盈希选择越线靠近跑道参加陪跑。此时金盈希自己也明显体力不支,但还是坚持一边鼓掌一边呐喊一边狂奔。刚参加完二哥陪跑团的孙钰哲堪称不知疲倦,在内线陪跑完了全程。
比赛结束了,小组第二的好成绩让王璨对陪跑团的同学非常感激。
“高三一班陪跑的同学请注意!”
宗原同学的800米充满悬念——对于女生,800米输赢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后程步子的大小。赛前刚跑完自己400米的王璨对宗原紧急“充电”,传授了不少应赛小技巧。结合这些小技巧,比赛进入后程后,王璨和邓雨腾变冲上前去选择线外陪跑。王璨大呼:“步子迈开点!”邓雨腾则故意时刻保持在宗原稍前的位置,鼓励她“跟上节奏,超过我就行!”
然而,一个不小心,邓雨腾一个斜步,不慎步入了宗原的赛道,好在他及时发现,恢复了原位,没有进一步影响宗原的发挥。这时关注着赛场上一举一动的主席台上的体育老师注意到了这一点,急忙发广播:“高三一班陪跑的同学请注意!不要跑入线外影响运动员参赛!”
赛后邓雨腾一直忧心忡忡,担心自己的错误会导致好友成绩无效。突然响起的“请高三一班邓雨腾同学马上赶来主席台处”更是让他心提到了嗓子眼儿。不过幸运的是主席台只是让他去负责播放音乐,宗原小组第三的成绩依然在表上“明摆着”。
几个好友赛后聚在一起,宗原一脸迷糊地问邓雨腾:“你当时不是一直让我超过你吗?我怎么就一直超不过呢?”
陪跑团是一种运动员、拉拉队之外,在赛场上突显风光的存在,是同学们团结一心的有力象征。一班陪跑团的自发性之高、陪跑赛程之长(其中范姝洁共陪跑了两千多米)、规模之大,无不在昭示着一班的强大凝聚力!
优秀新闻短评:
坚强,困难不再是困难。
在赛道上,尹志鹏用他负伤跑完比赛的坚持证明了坚强,困难不再是困难!有时候,困难本身并不可怕,是自己的心态,想法将困难无数倍地放大,从原来的没关系到后来的心惊胆战。只要坚强一切都会变好。坚强,能将心态一步一步调整好;坚强能把自己的力量积蓄起来,让自己变强大;坚强,能让自己一步一步打到心中的巨人,让自己成为王者!在坚强面前,困难不是困难,只是一块通往成功的垫脚石!
文/王琰林
是金子就一定会发光
沈曼怡
郭又睿从一年前不敌戴立子的阴影中走出来,终于收获胜利的果实。这也让我们相信,是金子就一定会发光。拥有强大实力的郭又睿是这样一块金子。不停地练习,自信的内心,阳光的心态,让她在这次迎战各路大力士中所向披靡。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我们永远不能被生活所骗,我们永远不能被展示领先的现实所骗,永远不能向自己的弱点妥协。假若自己注定会成为一块宝石却暂时是块沙土,那有谁能够发现自己?是自己,只有不断地努力,疯狂地磨砺自己,才能成就惊人的业绩。从郭又睿同学的身上,我们可以无比透彻地得到这个道理:坚持,努力加上一点天分就是注定的成功!
是金子就一定会发光
郭又睿从一年前不敌戴立子的阴影中走出来,终于收获胜利的果实。这也让我们相信,是金子就一定会发光。拥有强大实力的郭又睿是这样一块金子。不停地练习,自信的内心,阳光的心态,让她在这次迎战各路大力士中所向披靡。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我们永远不能被生活所骗,我们永远不能被展示领先的现实所骗,永远不能向自己的弱点妥协。假若自己注定会成为一块宝石却暂时是块沙土,那有谁能够发现自己?是自己,只有不断地努力,疯狂地磨砺自己,才能成就惊人的业绩。从郭又睿同学的身上,我们可以无比透彻地得到这个道理:坚持,努力加上一点天分就是注定的成功!
文/沈曼怡
呐喊,为比赛增添一抹亮色
在为期三天的校园运动会中,我们注意到了运动员比赛时挥洒的汗水,获奖时洋溢的喜悦,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了看台上拉拉队员们的呐喊,因为它们为比赛增添了一抹亮色。
比赛前的呐喊是对健儿们殷切的期望与发自内心的鼓励;比赛时的呐喊,增添了运动员的信心与对成功的信念;比赛后的呐喊,蕴含的是对成功者的喝彩与对未能获奖者的安慰。呐喊表现了观众对运动员的尊重,展现的是人文素质的高度。呐喊,也为激情澎湃的比赛注入了更多的激情。呐喊的观众与运动员一样同样值得赞扬。氤氲着呐喊的比赛才算一场真正精彩的比赛。
文/尹志鹏
校运会新闻稿篇2
本刊立足集装箱运输市场,设有高层论坛、集装箱运输、港站码头、集装箱工业、多式联运、现代物流、装备技术、法规与案例、企业纵览、知识窗、市场经纬等栏目,全面涵盖集装箱运输行业的相关内容,专业特色十分鲜明。凭借独特的专业优势和媒体优势,本刊的行业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目前,本刊理事单位已发展到70余家,包括港航企业、行业协会、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等,具有覆盖面广、代表性强的特点。由于在业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较高的知名度,本刊被中国港口协会集装箱分会和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指定为合作媒体,被全国集装箱道路运输行业协会联席会议、上海航运交易所、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指定为公告媒体,并被中国知网、龙源期刊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多家数据库收录,近年来荣获教育部科技司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团队、首届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新闻出版行业文明单位、第四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第三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上海市新闻出版(版权)业“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期刊编校质量检查”优秀奖、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上海市科技期刊审读优秀奖等多项荣誉。
为进一步扩大稿源,增加刊物信息量,本刊特向社会各界征集集装箱运输领域的原创性稿件和摄影图片,投稿须知如下:
(1)稿件应紧扣集装箱运输领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规范性和可读性;
(2)本刊鼓励在线投稿,作者可登录本刊网址,按照提示进行注册,注册成功并激活后即可进行在线投稿;
(3)请勿一稿多投,并保证稿件未侵犯他人著作权,凡因著作权纠纷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
(4)本刊通常自收到稿件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告知作者审稿结果,在线投稿作者请关注投稿系统中的稿件状态,电邮投稿作者请注意查收邮件;
(5)凡本刊录用的文章,其与本刊相关的汇编出版、网上传播、电子制品等权利即归本刊所有;
(6)文章刊发后,本刊向作者赠送2本当期样刊,并发放稿酬,优质稿件稿酬从优;
校运会新闻稿篇3
关键词:校园媒体;扬州大学;传播效果;优化策略
一、扬州大学校园媒体现状
高校校园新闻媒体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传播先进思想和文化的阵地。扬州大学校园媒体的发展概况如下:
(一)校园传统媒体发展概况
目前,扬州大学校园媒体也呈现着新老媒体共存的状况,主要包括校报《扬州大学报》、校刊《扬大青年》、扬州大学广播台、扬州大学电视台、扬州大学手机报和校园新闻网、微博、人人网等网络传播交流工具。
1.扬州大学报
《扬州大学报》在扬大已有的新旧媒体中是历史最为悠久的一种媒介形式。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全国高校正处于高校改革的潮流之中,扬州大学也高举改革大旗,于1992年将原来的六所专科院校合并为现在的综合性大学——扬州大学。出于信息畅通的需要,发挥校报育人、构建校园文化功能,由中共扬州大学委员主办,扬州大学报编辑部出版的《扬州大学报》于1995年4月1日正式创刊,其覆盖范围为全扬大。《扬州大学报》逢5出刊,即出版周期为10天。其采、编、写、发行等工作完全由师生采写、编辑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成立之初,四个板块分别为要闻、综合新闻、校园新闻与文艺副刊。在不断改革中,四个板块至今保留着,只是将原先的文艺副刊七彩虹改名为现在的大学城。
2002年,扬州大学报校报电子版。由于校报电子版的开发运行完全由学生负责制作,因此跟社会专业报纸电子版比起来,略显粗糙。但随着软件不断更新,校报电子版也已经过三次改版,界面得到不断优化。现在校报不仅可以查阅过期新闻,还可以看到报样。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2.校刊《扬大青年》
2002年12月,原校党委宣传部和校团委分别主办的《扬大人》、《扬帆》杂志被合并为《扬大青年》。该本综合性刊物覆盖全校八大校区,主要面向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在内的四万多名扬大在校学生,以及包括学校领导、各院系负责人和知名教授学者在内的高端读者,融合了新闻、文学等多方面内容,现已出版杂志近40期。《扬大青年》为季刊,即出版周期为三个月。
于此同时,扬州大学还成立了扬大青年杂志社。成立之初,杂志社主要由总编室、办公室、记者团、编辑部、美工部、宣传部6个部门组成。多年来,扬青人始终坚持“忽略三餐,通宵奋战,精诚合作,主角意识”的十六字社训。如今的《扬大青年》杂志社已由当初单一的稿件编辑部门发展为集办公室、编辑中心、新闻中心、设计中心、发行中心、新媒体运营中心为一体的校级A类社团。
2008年,扬大青年杂志社第一次注册了“扬大青年”的人人网主页,开始利用网络平台与读者进行交流互动,使得读者与《扬大青年》的距离拉近。
3.扬大电视与广播
扬州大学电视台于2001年12月5日试播,2002年3月18日正式开播。成立至今,曾多次向中央电视台、江苏省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送校园新闻。与扬州电视台共建的《扬大校园》是全省第一家在市级台播放的校园新闻栏目,每周日七点半在扬州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受众范围为全扬州。而与其同步进行的扬大新闻网络电视台则面对广大网民。校内《扬大新闻》播放的地点主要为扬大各食堂,面向全校师生。但由于食堂是一种服务性机构,学生并不能按时看到校内新闻。十年来《扬大校园》播出了近4000条新闻,在中央电视台、江苏电视台、省教育台等播出新闻达百余条。十年来扬州大学电视台拍摄的素材,已经成为见证和记录扬大事业跨越发展的影像资料库,为学校向高水平大学迈进过程中保存了诸多珍贵史料。
扬州大学广播台由校团委负责,现在扬大八个校区分别设有校区广播台,各校区广播台同属于校广播台,又相对独立。以瘦西湖校区来说,其内容板块有:悠游天下、 今日世界、每周一歌、天气预报、心事随心、青春风景线、影音时空、体坛纵横、娱乐速递、天天快乐、英语沙龙、文朋诗友、周末聊斋、真情音乐之灯。其播出时间为周一至周五晚上5:00至6︰00点、周五和周六晚7︰30至9︰30。播送范围为整个瘦西湖校区,通过在在校区一定范围内安置喇叭播放,但宿舍和教室未安置喇叭,广播的播放范围大受限制。
(二)校园新媒体的发展概况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扬州大学校团委根据网络互动性好、传播快、信息量大的特点,建立起校园网站、社交网站等。
1.扬大校园新闻网
2010年11月,由扬州大学校团委领导的扬大第一学生网络社区——扬大菁扬网正式运营。菁扬网的传播理念为互动、时尚、年轻、公益、价值。主要面向扬州大学全体在校学生、教职工及各届校友。菁扬网在校团委领导下,立足于扬州本地,为广大扬大学生搭建一个贴近于大学生活,集门户、论坛、个人主页、校园生活资讯、校园活动平台、素质拓展网、在线访谈、学生组织专区等版块,融合学习心得交流、情感体验、校园热点专题企划、实用信息共享、扬州青年生活导航等内容于一体的网络学生社区。
菁扬网成立之初由菁扬论坛、菁扬家园、菁扬天空三大板块交织而成。后经过不断改革优化,现在主要包括菁扬门户、菁扬论坛、菁扬家园、菁扬有约,校内导航,网络电视台在内等板块。“菁扬网”自2010年11月份投入运营以来,实名注册用户已达到6000余人,网站访问量达852067人次。
为了更好地运营网站,扬州大学还成立了菁扬工作室。该工作室号称扬大第一学生网络社区“菁扬网”运营机构。主要负责菁扬网日常管理、维护、运营与推广等工作。期下设有办公室、技术部、美工部、站务部、市场运营部、人力资源部和推广策划部等七大部门。
除了菁扬网外,扬州大学还有包括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网络注册中心平台、学工平台以及各学院新闻网等在内的众多校园网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阵地。
2.学生网络电视台
2011年3月15日,扬州大学成立了网络电视台《乖乖隆地咚》,为广大师生送去《校园播报》和《校园达人》两个板块的内容。同时网络电视台制作的节目还上传到优酷,供广大网友观看,每期的视频点击量已突破万次。《乖乖隆地咚》栏目的制作周期为10天,其内容全部由学生独自参与,他们主动作为,挖掘典型,拍摄“有需要、有人看、有启发、有影响”的新闻作品,可以说该网络电视台已成为了学生的实验台、锻炼场,深受学生追捧。
3.校园手机报
2011年暑假期间,扬州大学依据大学生中手机普及度较高的实际,另辟蹊径,特别开通了暑期社会实践手机报。整合学生编辑、记者队伍,成立手机报编委领导小组,及时暑期社会实践的图片、新闻和最新动向,努力将社会实践手机报打造成扬州大学社会实践的“组织指导报、新闻速递报、信息共享报、风采展示报、交流互动报”,这在全国高校中尚属首创。
接下来扬大校团委将手机报做大做精,开通了扬州大学菁扬青年手机报,设置了“青春快讯”、“校园资讯”、“社会百态、”“经典语录”、“读书互动”等栏目,覆盖校园新闻资讯,展现校园文化,充分发挥其教育和引导功能。菁扬青年手机报由扬州大学校团委组织发放,内容由扬大青年杂志社和菁扬工作室共同提供。该手机报的采稿、编辑、发送、管理等日常事务均由学生负责,其发送方式为中国移动网络彩信平台。
4.校园媒体微博
近来,随着微博的风生水起水起,扬大各校媒也不甘落后,纷纷注册了新浪微博,用新媒体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大学生新闻社、扬大电视台、扬大青年以及各学院等众多部门纷纷注册了微博,利用微博及时将校园动态以文字或视频的形式与学生共享。
(三)扬大校媒传播内容及理念
扬州大学的新老媒体由学校党委、团委负责管理。作为学校喉舌的校园媒体,紧密围绕学校工作中心进行宣传报道,发挥着引导舆论、交流信息、弘扬新风、培育新人、繁荣文化、传承文明等作用。
以传统媒体中的校报和校刊为例,扬州大学报创刊伊始,就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为学校改革发展鼓与呼,坚持以质量为本。其传播内容主要包括学校日常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的信息、校园活动、校园热点话题等关于大学生学习、娱乐、工作和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在不断摸索中,现《扬州大学报》主要分为要闻、综合新闻、校园生活、大学城四个板块。通过不同板块,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新闻讯息组合,为广大师生传递学校新近发生的新闻热点。由于报纸记录性好,选择性强,材料运用自如,不受时空限制等特点,决定了校报在报道题材上的优势。校报既可以报道短消息、重大事件,也可以报道深度报道,策划专题新闻。但由于校报版面有限,基本都是对于事件本身进行报道,不可能对事件的其他问题进行纵深剖析。同时校报出版周期相对较长,决定了内容时效性偏弱,有滞后性。
校刊《扬大青年》为季刊,其出版周期更长。因此校刊在报道主题上的选择多是一些普遍存在又有报道价值、时效性较弱的选题。其内容多是深度报道评论、校园热点追踪、师生创作交流、话题观点争鸣等。主要包括新闻、校园、言论、扬城古韵、思想潮汐、紫藤廊、生活、编读往来等栏目。由于版面较多,其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以在事件报道上的深度见长。历届主创人员在新闻采写、文学策划的实践中不断提升办刊水平,使杂志在争鸣中既显露出青年人的灵动与朝气,又富有浓郁的文化气息。该刊自15期开始至今,已与南京大学《凝眸》、徐州师范大学《桃溪》杂志进行长期合作交流。
此外,中国人民大学《青年人大》、厦门大学《厦大经纬》、中山大学《中大青年》、江南大学《蠡湖》、苏州大学《苏大青年》、东南大学《东大青年》、江苏大学《江苏大学青年》等高校平面媒体社团也与杂志社展开了校刊的互递往来。
校园广播的主题多是一些短小、轻松活泼、内容丰富的选题。如瘦西湖校区每周一歌、心事随心、青春风景线、影音时空、体坛纵横、娱乐速递、英语沙龙、文朋诗友、周末聊斋等栏目,就涵盖了旅游、国际、音乐、语言、娱乐、心理访谈等内容。但由于校广播台的广播员多是学生,学生没有专业基础和丰厚的经验,导致广播感染力不足,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电视新闻《扬大新闻》多是客观报道动态消息、会议新闻。其选题多是领导人活动、各类主题会议、政策的出台,在报道模式程式化,不注重挖掘提炼新闻价值、忽视镜头的表现力,中规中矩、缺乏吸引力。
新媒体主要抓住网络互动性强、信息量大、更新快等特点,充分利用网络进行校园讯息的互动传播。如扬大网络电视台《乖乖隆地咚》,就是专门针对学生群体量身定做的学生电视台。报道更为轻松活泼,选题多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学生宿舍虽无电视,但大部分学生都拥有电脑,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看到电视台的新节目,还可以对节目进行评论。校园网络不受容量限制,可以进一步提供背景资料、相关报道、人物介绍等全方位的信息,内容更加丰富,信息量更大。而微博则让学生成为了新闻的传播者,可以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发送新闻,其时效性更强,报道更为迅速。但由于微博受字数限制,导致其对事件的叙述不完整。
(四)扬大校媒的运行机制
扬大各类校园媒体的运行机制多是模仿社会媒体的运行机制,成立编辑部、记者部、宣传部、发行部等部门。其新闻的采、写、编、排、校、印、发等流程与社会媒体大体相同。不同之处是,校园媒体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长期实习的平台,学生可以完全参与到校园媒体运作的一系列工作中。同时,校园媒体由学校管理,其运作的资金由学校支持,是免费发放给广大师生的,与社会媒体的盈利性恰恰相反。
校报、校刊、广播、电视台的新闻策划通过实行集体讨论制度,确定报道的主题。如校报编辑部要求学生记者平时注意关注重要信息的收集,一旦发现重要题材,提交编辑部集体讨论,分析新闻素材的“卖点”,确定采访重点,随后组织人员到一线采访。其次严格执行专家审稿制度,记者提交初稿以后,编辑部会给稿件“挑刺”,提出修改意见,进行二次采写。若所采访稿件涉及相关专业学科内容,还会送交有关专家审读,以杜绝表述不准确,或者失实现象。
校报的发行工作也经过了一定时期的探索,现在还未成熟。在创办之初,校报的发行工作主要由各学院宣报中心的学生义务发行。学生每隔十天到校报编辑部领取报纸,发放到学生宿舍,确保每个宿舍至少有一张校报。但后来不少学生纷纷反映,在宿舍根本看不到校报,于是校报编辑部讨论实行现在的专人专职制度。即为学生提供10个勤工助学岗位,这项制度一方面使校报的发行工作落到实处,另一方面为贫困学子提供助学岗位。现在学生对校报发行的反馈是:仍拿不到校报。
扬大青年杂志社各部门分工与校报类似,设有总编室、编辑中心、新闻中心、美工设计中心、管理中心、活动中心部门,六大部门分工明确又互相合作。由于杂志成本较高、出版周期长、学校投入资金有限,发行量很少,没有达到预期的覆盖范围。
而扬大电视台的运行机制则采用社会电视台的制片人制度,即由台长室、办公室、编委室、策划部、记者部、主持人部和技术部组成。扬州大学电视台的软硬件建设都参照了社会电视台的专业标准。现有学生社员近40人。
菁扬工作室采用的是企业部门制度,设置了名誉顾问团、CEO、技术总监、总编辑、首席设计师、人力资源总监、市场总监、推广策划总监、活动顾问等部门。人员安排及社团运作跟企业相同,为学生社员提供了提前试岗的平台。而手机报、微博、人人网主页等新媒体主要由来自各学院各专业的学生专人负责,保障新媒体的及时更新。
(五)扬大校媒的人才建设
扬大校园媒体在发展之初,其运作主要靠校宣传部的工作人员。每年江苏省举办校报研究会年会,来自江苏省百余所高校校报的主编、宣传部负责人在会上互相交流办报心得。扬大校报编辑也会积极参加,吸取其他高校校报在内容、策划、版块设置以及人员安排上的优点。
扬大是一个有着八大校区的综合性大学,几个主要校园媒介的专职工作人员都只几人,队伍人手不足,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也为了发挥校园媒体育人的作用,扬大校园媒体面向全校招聘,通过自愿报名、院系推荐、笔试、面试等选拔程序,正式招收学生通讯员若干名,并形成了每年在新生入学后招聘学生通讯员一次的机制。
2009年5月16日,扬州大学成立了大学生新闻社。该社是校党委宣传部领导下的群众性学生新闻社团。目前社员约200人,主要任务是学习新闻理论,开展新闻活动,参与新闻实践;提供新闻报道稿件;加强与校广播台、网络电视台、《扬大青年》及其他校园学生组织的联系;综合校园五大传媒平台参与对外宣传,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新闻社内部成员现有两百多人,扬大各学院的宣报中心也是新闻社的一分子,每年通过学院宣报指标测评来沟通和联系。
新闻社旗下设置有4个部门,其中包括办公室、记者部、外联部和摄影部。但由于媒介形式不同,各类媒介之间存在着一些隔阂,导致最后新闻社形同虚设,没有起到整合资源的目的。
现在的新闻社只是一个挂牌社团,其通讯员队伍主要负责校报新闻的采编写工作。为了提高学生记者的新闻基础知识和业务技能,校园媒体纷纷从新闻写作入手,分专题对新通讯员进行培训,分别讲解消息、通讯等新闻体裁的特点和写作方法,并让学生及时得到热身实践,并进行实地采访写作,锻炼学生记者新闻实战技巧。
据了解,校报每周组织一次学生通讯员例会,通讯员提出自己的选题与其他通讯员分析讨论,编辑老师会针对学生发现的各种校园新闻现象,进行新闻价值分析。同时会对前期稿件进行分析,指出学生来稿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给予指导,逐步提高学生的新闻写作能力。
如:非典时期,大学生们不能回家,家长也不能来探望。戴振华同学发现身边的同学电话打得很勤,除了日常的嘘寒问暖,还有许多预防非典病毒的信息和知识交流。他把这一现象告诉了编辑部的吴锡平老师,吴老师指出这是一个“信息反哺”的现象,指点他从这一视角,挖掘这一新闻现象。《预防“非典”:扬大学生与父母之间“信息反哺”》这篇消息,不久就诞生了,该作获得了2003年省高校校报好新闻二等奖。
同时校报编辑部还专门开通了投稿邮箱,鼓励学生关注生活、思考人生,加强报纸与学生间的互动性。为了调动学生投稿积极性,对于其稿件被录用的学生,学校还给予一定的稿费作为酬劳。
校运会新闻稿篇4
在高等院校的播音专业教学中,如何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历来是一个备受关注但同时又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个困扰播音专业师生的难题,成为众人的共同思考。
这里所说的实践主要是指广播电视媒体中播音主持一线的真实工作环境和状态,众所周知,现今的社会环境下,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到一线实习并不是特别容易。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节目的岗位少、学生的水平和阅历不够、媒体距离学校比较远、实习时间和在校学习课程有冲突等。
而如今,这个问题在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和天津师范大学的共同努力下有了一个较为满意的解决办法。2008年9月,一块特殊的牌子――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电话广播悄然出现在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里,尽管它才初露端倪,但是良好的前景已经令人感到兴奋和安慰。这在全国高校中开设的600多个新闻专业中开了先河。
电话广播是一种传统和现代有机结合后出现的新兴媒体,由天津电台和联通公司共同努力有机联合而成。基本原理是听众只要每月支付很少的费用就可以通过一个专门的装置自由选择收听广播节目。
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电话广播,开始筹建于2008年5月,9月读报节目开始播出。到目前为止总共投资近100万元,这其中包括录音系统、编辑系统设备以及两条光缆线路流量分别为100兆和10兆。它们分别用来连接电台与联通公司、天津师范大学和电台,使之形成流畅的信息传递网络。目前。电话广播拥有实验型录音室10间、录音设备10台(套),并建立起较为完善规范的编辑、剪辑体系。
目前,对于新闻传播学院播音系的学生来说(担任编辑工作的是该学院新闻专业的学生,这里不做具体阐述),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电话广播这种新型的媒体给他们一个良好的实践机会。使他们足不出校就可以亲身感受到媒体一线的真实播音状态。
电话广播――播音实践教学的具体操作形式
目前开播的有读报节目,播音室就直接设在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每天清晨(后改为晚上)编辑后的《天津日报》、《每日新报》各个版面丰富多彩的内容包括国内外要闻、经济、文娱消息、长篇连载以及时事评论等都会及时出现在电话广播中,而承担播音任务的就是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播音系2006级的全体本科生。
,
具体的做法是:从周一到周日,由播音系的7位专业教师分别从周一到周日带班。将2006级的全体学生分成7个专业小组,每天分别由一个小组值班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全组同学,清晨6点30分到电话广播的编辑部签到,等待编辑好的稿件。然后,由一位播音系的专业教师担任当班领队,分派稿件和分配录音间给全组学生。要求学生在7点45分之前把录制完成的新闻录音成品交给专人进行统一剪辑和审听,挑选符合播出标准的新闻录音发送到电话广播的播出空间,由此便成为听众可以随时收听的新型的广播节目。
这其中“挑选”环节的设立,主要是为了形成一种竞争的意识和危机意识。以此为起点,使学生在整个播音的把握过程中有一个明确的职业状态导向,这就是如果不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随时就会被淘汰。在现今的社会状态下,竞争几乎无处不在,竞争也是如此残酷,必须积极面对。
这个真实的一线播音主持环境为将要从事这个职业的学生提供了绝好的感受和理解职业状态的机会。
对于学生在电话广播中的表现由带班的教师将每个组学生的新闻节目录音集中起来,每次都进行评判、打分。从吐字发声到对稿件的理解表达,逐一进行评判,最终给出一个学生这门课程整体的评价。
由电话广播带来的思考
从这种实践课开始运作以来,通过对学生备稿、录音等环节的观察,归纳起来有几个方面的启示值得思考:
关于一线临战状态的培养。实践课程刚刚开始的时候,有些同学对于早上很早来值班有些不适应,不能很快地进入工作状态,这对于我们在课堂上的教学有一个提示,即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一线的工作状态。让他们尽可能早地感受到播音一线的实际状况,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以便于在自己的学习中处处以一线的工作标准来要求自己。就比如像这样早起备稿播新闻的状态。
对于时间观念的理解和贯彻
时间观念在播音主持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备稿中的时间观念。在平时的教学中,一份几分钟的稿件,往往会给学生一天甚至更长的时间进行准备。当然这其中有进行基础教学的需要。在学生学习各种文体播音的时候,对于稿件充分感受和理解是必须的。但是由此,却会对学生的备稿速度有一定的影响。这一点学生在电话广播的新闻稿件备稿录音中就体现得比较明显。比如参加电话广播初期,有的学生总共8分钟的新闻内容,从开始备稿录音到最后录制成成品要花近一个小时的时间,距离一线实际播出的要求有相当大的差距。
二是对于节目的整体时间观念。在带班中,专业教师发现,不少同学录制新闻的时候,对于节目的整体时间观念比较模糊,他们总有一个这样的意识,错了以后就想从头再来。这会导致如下结果:一是耽误正常新闻录制时间,二是会加大出错的几率。因为在他们在意识上允许自己重新开始的时候,他们在心理上已经在容许自己出错,有了这样的心理预期,出错似乎是必然的。
三是节目时间长短的概念。播音主持活动都是蕴涵在某一个特定的节目中生发和展开的,所以对于一个播音员和主持人来说,严格的节目时间观念是必备的。以这个时间概念为依托,在节目的运行过程中,不管是对于现场观众还是和嘉宾的交流都要考虑时间的因素。这样在节目的进行中,对于关键点的生发和引导,对于繁文缛节的删减,都是围绕时间这个要素进行的。尽管现在只是广播播音的实践,但是这是基础,有了这样的经历做铺垫,将来到了真正的工作岗位就会更加从容,节目的品质就会更高。
关于新闻意识的培养
播音员、主持人本质上属于新闻人,因此新闻意识在播音创作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十分值得关注的。
正确理解和表达特定名称和概念。对于稿件中出现的具有一定特定意义的名称和概念,如果注重培养学生的新闻意识就会迅速进行理解并准确表达。而初期进入到电话广播接触到此类新闻的学生就出现了类似的问题,比如把“市妇联”播成“市妇联局”、把“人大常委会主任”读作“人大常委会主席”等,尽管只是一字之差,却给人带来极大的信息误差。而让听众对于媒体的信任度大打折扣。这就给我们的课堂教学一个警示:要加强学生的新闻素养,从这些细节之处人手。
对于不同体裁稿件的感受能力的培
养。课堂教学中,虽然也有文体和语体的教学内容,但是远不及电话广播中所接触到的稿件丰富。在这个实践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可以有效地提升他们对于各种文体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使其播出的各种新闻更富独特品位。诸如重大新闻的庄重、文体新闻的清新畅快、评论的逻辑性和严谨、新闻故事的通俗感等。
电话广播是作为传统通信手段和传统的媒体广播有机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体。这个传播途径的出现,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同时对于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可以足不出校就进入到真实媒体的工作状态。这个新兴媒介所提供的是一个十分有益的磨砺环境。通过这种方式――一种真实的广播一线的工作状态,让学生提前感受职业的体验。
以下是学生的结课论文的部分片段,以此更为细致地体现电话广播对播音专业的学生在提高播音能力方面所起到的显著的推动作用:
学生一:“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平时只有在上专业课的时候才有机会接触话筒,所以以前坐到话筒前时总会紧张。以前理论课讲过话题前的状态,但是只有理论没有实践,所有很少能做到。自从有了电话广播这门课程后,我慢慢地能将理论逐步运用到实践中来,在话筒前也摆正了心态。”
学生二:“在话筒前最重要的是要有信心,因为电话广播是在早晨,所以并没有特别充分的时间去准备稿件。我想我们的工作中也不会像专业小课一样提前布置小课作业的,总是草草地读一遍,在这种情况下,就要集中精力保持冷静沉着的态度,眼手脑一起工作,要有勇气和信心,即使错了,也要继续精神饱满地播讲,气可鼓不可泄。”
学生三:“随着练习的增多。我在广播中备稿的速度也加快了很多。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创作完毕,我还找到了一些小技巧。拿到稿件后不要马上读,要按照备稿六步的要求,先在心里对稿件进行分析,然后再上口读稿件。在读的过程中,要注意多音字和疑难字的读音,以防出现错误。整个备稿过程中都要用心,不能是单纯地读。而不思考。播讲的过程中,对于备稿时找出的关键内容要强调,完整表达出稿件的思想内涵是最重要的。”
播音主持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学习中,不但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一定数量的实践课时的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在电话广播的播音主持实践中,他们学到了很多。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还会从中得到更多的感悟。
尽管这种尝试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进和提高,但是有理由相信,伴随着实践环节的不断完善和深入,电话广播对于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令人乐观的发展前景,这也就为他们将来走出校门应对社会的检验铺设了一条有益的坦途。(本文为天津市高教学会2008~200年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播音专业教学改革与素质教育》的结题文章,项目批准号:08013073Y)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系)
校运会新闻稿篇5
在这秋高气爽的九月里,我们迎着秋日的阳光,伴随着收获的季节,迎来了欢快精彩的校运动会。
一大早,全校师生就来到了运动场,他们有的安排场地,有的整理服装,有的安放运动器材,忙得不亦乐乎,原本寂静的赛场一下子热闹起来。
随着宣布运动会正式开始,各班队伍依次入场。此时进行曲骤然响起,一个又一个班级排着整齐的队形,大踏步向主席台走来。他们个个衣着鲜艳,面带笑容,昂首阔步,展示出青年特有的朝气与活力。
当大会宣布运动比赛正式开始,整个赛场顿时沸腾起来,加油助威声此起彼伏,络绎不绝。你看那径赛场上的运动员,一个个如矫兔般飞离起点,像利箭般冲向终点,引得在场的观众兴奋不已。不论选手是否获得第一,他们都会得到观众的赞美和鼓励。因为在观众的心中,这些运动员都发挥出了不屈不挠,顽强拚搏的体育精神,他们是运动场上的英雄,是贸易学校的“刘翔”。女子800米和男子1500米是考验选手体力和毅力的项目。它虽然不如短跑那样让人兴奋,令人激动,但是绝对比短跑更加让人感动。在比赛中,选手要面临的不仅是身体上的考验,更是心理上的考验。参加这个项目的运动员真正体现了努力拚搏,永不服输的运动精神,它给我们的感受远比成绩要丰富的多。
再看那田赛场上的运动员,也个个摩拳擦掌,毫不示弱。跳高跳远的运动员为了得到更好的成绩,拼尽全力,即使失败也毫不放弃。他们面对目标跨出坚定的步伐,跳了一次又一次。这种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是个人的巨大财富,更是将来能够走得更高更远的稳固基石。参加铅球比赛的选手互相竞争,成绩越投越远。他们手中的铅球仿佛变成了一个个充满希望的许愿球,不断追逐着自己的梦想。
运动会展示学生青春风采,考验体能与心理的具体实践。它锻炼的是体力,激活的是生命,弘扬的是个性和青春活力,收获的是笑脸和精神风貌。所有选手在本届运动会上赛出了成绩,赛出了风格,发扬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在比赛中寻觅了更多的光彩和梦想,在比赛中创造了更多的美好和辉煌!
校运会新闻稿篇6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校报文化传播功能
高职院校校报是高职院校重要的舆论阵地、校园文化建设的缩影,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反映学校教育改革实践及加强大学生思想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承担着办报育人的重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报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是高校校园内占主导地位的媒体。高校校报是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开展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载体;是学校联系师生员工、海内外校友、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要纽带;是展示高校对外形象和塑造学校品牌的重要窗口。在高校负有引导舆论、交流信息、弘扬新风、培育新人、维护稳定和繁荣文化传承文化的重要使命。”高职院校校报一般四开一张,分要闻版、综合消息、校园生活和文艺副刊四个版面。作为报纸大家族中的一员,高职院校校报的传播功能同样也呈现出教育功能、知识功能、审美功能、信息功能、档案功能等多样性和复杂性。这些文化传播功能各具特色,同时又形成合力,共同作用于受众主体。目前,高职院校校报普遍存在出版周期过长、时效性不强、信息量不足、内容与版式程式化、可读性不强等问题,难以适应高职院校师生的需求与期望。
一、影响高职院校校报文化传播功能的不利因素
(一)校报编辑活动的封闭性,影响了文化积累的广泛性
校报一般在本校范围内择稿,大多信息容量不足而导致出版周期长,据中国高校校报协会2001年统计数据,1000多家高校校报中,周报占5.1%,旬报占12.6%,半月报占50%,双旬报和月报占31%,季报和不定期出版的占20%。Www.133229.CoM出版周期过长常常导致新闻变旧闻,时效性减弱,再加上只限于在本校发行,传播范围窄、受众面少,校报这种自给自足、自产自销的传播方式,影响了文化积累的广泛性。
(二)校报编辑活动的权威性和规律性,影响了文化积累的可读性
校报是校党委的机关报,校报性质决定了学校的党政新闻是校报的重要内容,而且这些新闻相当部分来自党委和行政的指令性计划。至此出现在校报上的往往是会议、讲话、名单、文件,使校报成了工作简报和大事记,报道往往以正面宣传为主,而对一些校园敏感话题、热点、难点问题,如:后勤服务、学生情感等常常因顾及其负面影响而视为禁区,不敢越雷池一步,难以反映师生员工真正的呼声,缺少读者真正喜欢和乐意接受的内容和信息,让读者敬而远之,影响了校报的可读性。此外,由于学校工作的自身特点,工作规律十分明显,每年的工作步骤大致相同,所以反映到报纸上的内容就显得雷同、单调,一些新闻中人、事、物虽然不同,但基本情节却是相同或相似的新闻内容,表现手法单一。校报反映的内容多为程序化的内容,如:学校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教学、科研、后勤等。另外,在文章体裁方面也显得不够丰富,校报的体裁多为动态消息,而缺少通讯、专访等深度报道,局限于校内动态新闻的报道,对新闻事件缺乏深入挖掘。
(三)文化选择的层次性,影响了文化积累的优质性
一般说来,文化选择是文化积累的前提,没有文化选择,就没有文化积累。文化选择的层次、水准直接界定着文化积累的层次和水准。高职院校相对本科院校而言,学生整体层次和写作水平相应较低,作为工科院校,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也亟待提高,稿件存在着诸多问题:
1.观点不新。很多稿件内容雷同,老生常谈,毫无新意。由于学生一般都是经历了十几年“两点一线”式的单调生活后第一次远离父母独立生活,因此,绝大部分稿件都是关于“亲情”和“思乡”这两大主题,有关校园热点及社会问题涉及很少。
2.书写不整、条理不清、语句不通。尤其是新闻题材的稿件。这是来稿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缺乏投稿知识以及很少进行新闻写作,写作能力较低是产生问题的根源。
3.抄袭现象。一些素质不高的同学在看到别的同学在校报上发表文章后,出于虚荣和攀比心理,便采用不正当手段从浩如烟海的各种书刊上窃取他人文章以求发表,常常令编辑疲于“打假”,防不胜防。据不完全统计,抄袭文章占来稿量的比例竞高达30%,更有甚者,其抄袭稿件的题目竞为《诚信不可抛》。
(四)校报编辑活动的非专业性,影响了文化传播的有效性
虽然高职校报也有记者、编辑等,但从事校报的人员一般都不是专职、专的新闻从业者,一般都由宣传干事兼任,人员配备少而精,根据有关规定,校报要有专设的校报编辑部,编辑部是发文单位,有专职的编辑部主任和总编,编辑部主任和总编要有中级以上新闻系列或相应专业同级技术职称;专职采编人数为:周报8—10人,旬报6—8人,半月报3—5人,双旬报2-3人;要有独的办公用房和专项办报经费,还要配备电脑、照相机、电话、传真机、采访机等基本设备。而相对紧张的人员要承担策划、采写、组稿、编排、校对、发行、稿费发放以及宣传部门的其他宣传工作和日常事务,繁杂的工作内容常常使他们疲于应付,无法静下心来精编细选,使校报难以按新闻出版规律运行,而且,编辑环境相对封闭,很少与外界进行平等交流,编辑缺少参加业务培训的机会,缺乏良好的编辑环境,使其难以拓展视野、开阔思路,从而影响了文化传播的有效性。
二、挖掘潜力,发挥高职院校校报文化传播功能的优势
针对以上不利因素,高职院校校报应该充分挖掘自身潜力,采取相应措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文化传播功能,从而保证其宣传质量。
(一)健全机构,独立设置
教育部发13号文件中明确了校报的管理体制:“校报编辑部应是党委直接领导下的独立机构,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总编辑负责制。学校应将校报编辑部列入校内直属发文单位。”因此,高职院校党委应当重视校报工作,尊重编辑活动的客观规律,加大扶持力度,配备专职编辑,最好能使之成为独立业务机构,为校报编辑活动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
(二)积极实现校报电子版,实施报网一体的发展战略
在网络十分发达的当下,作为纸质媒介的校报经过很大的冲击后,校报电子版也应运而生,这无疑加大了校报的潜在发行量,方便了投稿、改稿和审稿,丰富、强化了校报的作用和功能,是纸质校报的有益补充,应抢占网络阵地,下大力气抓好校报电子版的建设。
(三)加大培养学生记者的力度,建设好通讯员队伍
学生记者是校报的生力军,是文化积累的主体,学生记者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职院校校报文化传播功能的效果。因此要建立一个完善的通讯员网络,并定期对其进行培训、考核、奖励,促使其水平的不断提高,一方面锻炼了人才,另一方面,加强了校报文化传播功能的有效性。
(四)提高编辑的自身水平
编辑是报纸文化传播功能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生产者,因而编辑工作是一项具有创造力的活动。选择稿件、修改稿件、组织版面需要编辑有较高的政治修养、广博的知识修养和过硬的文学功底。因此,编辑要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把握、贯彻好党委的宣传意图,要在实践中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广闻博记、拓宽知识面、提高新闻敏感性、文字功底以及编辑技巧,不断进行自我完善。
(五)扬长避短,特色办报
由于以动态消息为辅、时效性差的不利因素,应注重通讯、专访等深度报道,增加版面设计的活泼性和生动性。在消息、通讯、标题制作等方面多借用散文、小说和诗化的技巧和语言,多采用一些口语化的短句和接近大学生的时尚语,尽量摒弃那种八股式、概念化、标语性的文风。
校运会新闻稿篇7
组稿本期专题时,有人力荐采访许康平,因为他在商业图片库编辑类图片签约摄影师中,销售额和影响力都比较大。而我关心的问题是,作为地方都市报的年轻摄影记者,他的D片报道以地方新闻为主,那么为何会获得全国范围甚至世界范围用户的采用和关注?他的成功法门在哪?
校园新闻也能引发广泛关注
许康平是因为签约商业图片库获得成功,才成为摄影记者的,这和不少摄影记者走过的路不大一样。
2007年夏天,大一暑假,许康平跟着学校一些优秀的学长学姐参加了“三下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他的任务是负责把实践活动中拍摄的图片传播出去。那时候,他没有任何经验,通过网络上各种学习、搜索,他注册了中国新闻图片网和人民图片网两家网站的用户,开始给他们供稿。这算是许康平和图片库的第一次接触,但是采用率很低。
直到2008年5月12日,汶川县发生大地震,因为许康平就读的大学在重庆,震感强烈,他便在寝室楼上拍摄了同学们穿着内裤、光着膀子逃到寝室楼下的画面,并在第一时间上传了注册的几个图片库。出乎意料的是,半小时后,几乎所有门户网站上都刊发了他在学校拍摄的照片。后来,许康平了解到自己拍摄的这组照片是全国第二快的有关汶川地震情况的图片报道,仅次于新华社四川分社记者的图片报道。那是许康平的图片报道第一次“火”起来。在那之前,学习新闻专业的许康平,每天和文字打交道,每周都会给重庆当地报纸和大学里院报投稿诗歌和散文,却鲜被采用。
汶川地震的照片疯狂传播后,许康平也成为了学校的名人。也是从那时起,他开始有意识地拍摄各类学校和学校周边的新闻图片,也注册了视觉中国、东方IC、五洲图片库、中国日报新闻图片网等多图片库网站。虽然他拍的都是大学校园里的一些小事情,但通过图片库这个渠道,许康平开始在全国各类媒体上看到自己拍摄的图片新闻,甚至法新社和美联社这样的国外通讯社也采用过他的照片。
大学时代,虽然许康平就读的学校地处偏僻,但他几乎每天能保证上传一组新闻图片,有些是校园生活,有些是对热点事件的配图。也是从那时开始,许康平开始有了不少稿费收入。从大三开始,他便让父母给自己“断供”了,学费和生活费都靠自己的稿费,还结余了不少钱,购买了一台一万元的单反相机。
相比视觉光影,图片内容更重要
作为摄影师,许康平可谓是“年少成名”。毕竟,中国那么多大学,那么多学生记者,为什么他会脱颖而出?当我听到许康平给我讲的几个拍摄案例,心中有了答案。
第一个案例是许康平首张被国外媒体采用的照片。那是2009年他在自己宿舍拍摄的照片,几个同寝室的同学在联网玩网络游戏《魔兽世界》。当时,《魔兽世界》权易主,曾引发网易与第九城市(系国内一家网络游戏开发及运营商――编者注)之间旷日持久的口水战,第九城市曾几次网易,两家公司的关系由此变得格外紧张,《魔兽世界》的运营也受到影响,另外因为在内容审批时发现问题,导致《魔兽世界》权易主后几个月都无法正式运营。在这个背景下,许康平的照片被很多媒体广泛采用,其中就包括美联社。
学生摄影师也可以联系社会实际“抢热点”,这是当时许康平和其他学生记者最不同的地方。“如果你能够以更广的视角、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学校新闻,那么小事情也能有大影响。”许康平这样说。除了同学玩网络游戏的照片,许康平还在学校拍摄的献血活动、悼念活动、防控“甲流”疫情等照片,也因为内容是被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而成为非常受欢迎的图片库照片。
除了拍摄校园新闻,大学时的许康平还会到学校附近的重庆乡村拍摄自己的选题,比如一直非常受社会关注的留守儿童题材等。但无论在哪里拍,拍什么选题,许康平更在意的是图片内容的传播,要具有信息量。
这种对报道摄影的态度也延续在许康平之后的工作中。
相对时效,更关注照片“生命力”
大学时的历练让许康平具备了更宽广的视野。这不仅因他能够站在更大平台用照片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的观察和理解,也让他明白即使是市井新闻,如果能从全国甚至全球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就能对新闻事件有更深刻的理解。对于学新闻专业,后来又从事新闻工作的许康平来说,这些历练培养了他优于常人的新闻敏感,即使生活中的一些容易被大家忽略的场景,也能够引起他的注意。
不过,和学生时代不同,工作后的许康平需要面对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他在新闻事件中拍摄的照片是否属于职务作品,以及照片和商业图片库销售之间的关系。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媒体具有记者职务作品的优先使用权,但在本单位没有使用的情况下,记者可以授权第三方使用。然而这还要看不同媒体和其记者间怎么签立的合同,比如国外通讯社几乎都规定记者职务作品不能单独授权给第三方,而国内媒体在这一方面的规定不尽相同。
许康平需要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在给图片库提供的照片里,并不会有报纸没有刊发但需要刊发的照片。而且,时效性特别强的照片也无法在图片库获得更多收益。要想通过图片库获得成功,更要在意照片的“生命力”。
工作6年间,许康平的拍摄内容从社会新闻,逐渐转向财经和体育新闻照片。他也渐渐发现,时效性不强的财经和体育人物特写照片市场需求量很大,因为这些照片让新闻传播不再受限于一地,更适合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传播,但并不是每一个摄影记者都能供应这些照片。
“在新闻现场,比如新闻会、体育赛事,现场图片的生命力都不强,新闻过了,图片传播的价值就小了。但是,如果能够在现场多拍些人物特写照片,不太受新闻事件进程的局限,就能让图片的生命周期延长,进行二次传播、三次传播。”许康平说。作为摄影记者,他一直是十分在意新闻现场照片的,但是同时作为图片库供稿摄影师,他对图片价值的评判又会从多传播层面考虑。
校运会新闻稿篇8
为了更好地完成院团委、校学生会交给我们的任务,全面做好各项活动的通讯报道工作、完善部内的工作责任制,提高我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我部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部内设置与分工
1、设部长一名、副部长二名、委员五名;
2、部长职责:对内进行统筹管理、分配工作;对外与学生会其他部门和校报、学工通讯等机构进行交流与合作,并定期向学生会主席团以及院团委做工作汇报;
3、副部长职责:协助部长进行工作,二位副部长实行部门责任制度,各负责学生会三个部门的日常活动报道,并协调委员们之间的关系;
4、委员招收:每学期初,在学生会的统一安排下进行通讯部委员招收,为学生会及我部注入新鲜的血液,扩大梯队优势。我部经仔细协商,特制定委员招新详细计划如下:
(1)我部招新严格实行差额淘汰制;
(2)第一轮初试保留8名同学进入下一轮复试,由复试最终选拔出5名新成员;
(3)我部将由分管主席、部长、两名副部长参加招新,对所有环节进行严格审核`,坚持对每一位同学负责的原则,尽心尽力;
(4)成员要求
a.具有扎实的文字写作能力和较强的新闻敏感度;
b.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和上进心;
c.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5、委员平时的工作应服从部长、副部长的管理和安排,积极有效地完成所负责的工作;遇到问题应主动与部长、副部长沟通交流,并妥善处理好内部同事之间的关系,以集体利益为重。
二、部内管理制度
1、例会制度:为保证信息来源的畅通和快捷以及部员之间的定期交流,我部决定每周周末举行一次部内例会。本部人员必须参加每次的例会,做好详细的记录,并为部门工作发表自己的看法,提供良好的建议,部员之间更应互相交流工作经验和心得。
2、教育培训制度:本部在新成员加入之初邀请新闻专业有经验的同学进行二至三次授课,授课内容包括通讯稿的基本格式等;在新部员参加工作实践之后,再根据具体情况开展针对性的培训。
3、奖惩制度:每学期初新部员应上交“个人工作承诺”、“个人技能发展计划”,文章中应详细陈述在本学期内自己所希望达到的目标和高度。在每学期末,将根据每位部员的实际表现、结合他们所定下的目标,为每位部员进行考核。
三、对于院学生会其他部门的活动给予积极的配合和全面跟踪报道。(整年度)
我部实行“部门责任制”,副部长许成勇负责文艺部、学习部、体育部活动的通讯报道;副部长程岑负责生活部、女生部、信访部的通讯报道工作。我部坚持“分工到人、责任明确”的原则。报道稿件一式三份,一份交与活动开展部门,一份我部存档,一份投向校报、广播台等机构。
四、运动会的通讯报道工作(11月1至3号)
每年的运动会都是一年中的大事,在运动会上能否出色地为我院进行宣传与报道,关系到我院的精神风貌与声誉。对此,我部作如下计划:
1、在运动会前一个星期,公开招募运动会通讯报道志愿者,成立运动会通讯报道小组。
志愿者要求如下:
(1)对运动会通讯稿有大致了解;
(2)字迹清晰、书写工整;
(3)工作热情、责任感强;
2、运动会通讯报道小组成员培训
关于通讯稿格式、通讯时效性等基本常识,我部将于10月29日对小组全体成员进行培训。
3、与体育部、信息部保持密切联系
(1)与信息部联系:
a.严格遵循信息部提供的运动会人员名单进行报道,不弄虚作假;
b.及时将我院健儿的运动成绩反馈给信息部,为我院网站提供第一手信息资料。
(2).与体育部协调通讯组成员场地、座位等问题。
4、现场报道
我部坚持1名运动员由6名通讯员负责的原则:
(1) 3名通讯员对该名运动员进行通讯稿文字报道,分为该名运动员比赛前、比赛中、比赛后三个阶段;
(2) 1名通讯员跟随该运动员到比赛场地(如负责短跑、长跑运动员的通讯员到跑道终点线等候),将该运动员的比赛结果迅速反馈给进行通讯稿文字报道的通讯员;
(3) 其余2名通讯员专门负责送稿,快速往返于报道场地和广播台之间。
5、赛后报道
我部将派出若干名小记者,对运动会中表现突出的运动员们进行人物专访,做出“经管运动健儿特辑”,大展经管学子风采。
五、加强对我院党支部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我院精神文明建设的特色举措以及优秀党员、优秀教职工、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标兵等先进事迹报道。(11月上旬)
六、全面采访报道我院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动态和经验,如学科建设与调整、教学教育改革、学分制实施与推进等。(11月下旬)
七、负责院刊中的文字编辑工作(12月)
我部特别成立院刊组,与学习部、信息部合作,全面主持院刊的编辑与发行,进行有关文章的编辑与整理工作,具体操作如下:
1、学习部联系各级各系的辅导员,确定班级负责人,由他们向班内同学组织征稿,征稿内容待定;
2、学习部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同学们积极投稿,如稿件一旦被采用就支付一定的稿费,以此激发同学们的热情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3、我部院刊组成员将根据院刊各版块的不同要求对来稿进行筛选和审核,以保证文章的质量。
4、加强与信息部的联系,配合信息部进行文字排版工作。
回想去年,通讯部作为一个小组设于宣传部下,由于多种原因并未真正发挥多少作用;展望今后,通讯部必将在院团委、院学生会的英明领导、在密切与其他部门配合下发挥巨大作用!
我们承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